曾经,野蛮生长阶段的短视频内容创业可以突然爆红,但进入2017年,随着MCN机构的形成,以及大号们的转型,短视频创业正走向更为精细化的运营道路,商业变现上的考虑也变得更为清晰,缺乏持续运营能力的账号可能会在竞争中被淘汰。
创业本来就是参与市场激烈竞争的过程,就是你死我活的,人人都去创业了,谁来当用户呢?把极少数人才具有的生存能力,搞成“万众”都去尝试一把,当然可以,这就意味着万众里的九千九都要去当炮灰,能熬出来的成功创业项目是不变的,但是参与竞争的基数大了,炮灰比例也就不好控制了。
我觉得其实,如果我们算一个新媒体,其实也一直在做转型。
举例来说,每年春运人们在12306上抢票的高峰期,网络流量瞬间爆发,很容易造成网络瘫痪。
我想要整个组织和个人能够伴随业务有机成长。
编者按:在共享经济最火爆的时候,它却成了“失败典型”。
编者按:在共享经济最火爆的时候,它却成了“失败典型”。